2018年,安徽銅冠有色池州公司羣策羣力找短板,“對症下藥”,闖出扭虧脫困的新路。電鋅、電鉛、硫酸產量分別同比增長6.47%、0.46%、4.72%;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5.9%。“盡管去年還虧損3100萬元,但同比減虧近1.17億元。今年,我們要咬定挖潛增效4000萬元目標不放鬆,全年確保實現利潤200萬元,打贏扭虧脫困翻身仗。”在前不久集團公司召開的2019年工作會上,銅冠有色池州公司經理李新如是說。
銅冠有色池州公司針對中層管理人員年齡老化、專業技術能力相對單一、崗位交流受到極大局限等不利因素,在去年3月份,進行了組織機構優化,內部機構實行大部制、大班制改革。將公司職能科室(車間)按業務職能相近、工序關聯緊密、崗位與價值匹配的原則,設立6部制,將“多車間”合並成“分廠制”,設立鉛鋅兩個分廠、一個技術中心,取消科室、車間建制,實行扁平化管理,初步消除了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腸梗阻”現象,達到了“管理平臺變大、管理團隊變強、技術力量共享、職責清晰明確、工效明顯提高”的改革效果。
去年,銅冠有色池州公司發展強勁有力,項目建設層出不窮:三連爐順利投產,解決了鋅系統鉛銀渣的出路,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制磚與水洗渣基本實現生產平衡。鋅合金項目壓鑄合金產品投入市場後,產銷量逐漸增大;熱鍍合金產品正待市場驗證,目前正在開展鋅合金IATF16949質量認證工作。銅鉛鋅二次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渣幹燥子項已投入運行,鉛陽極泥處理及鉍精煉子項預計今年10月份前完成。
“生產圍繞市場轉,市場圍繞經營轉,一切圍繞效益轉。”李新說,通過強化過程管控,做到了部門協同發力。據悉,該公司根據工藝適用條件、市場現狀、綜合收益等情況,生產、商務、財務等部門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確定效益最大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商務部門採購原料首先充分考慮分廠綜合收益,生產部門在確保生產穩定的前提下,想方設法處理效益高的復雜原料。由於協同效應不斷增強,逐步適應鉛鋅市場復雜多變的特點,較好實現了生產與市場的良性互動,強化了過程動態管控和信息共享,促進了各項指標不斷優化和效率效益的提升。去年全年生產電鋅11.1萬噸、電鉛6.57萬噸、硫酸25.6萬噸,三大主要產品指標均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此外,銅冠有色池州公司還持續開展挖潛增效和創新驅動工作,內生動力一浪高過一浪。改進鋅系統溼法鹼洗脫氟氯工藝,鉛系統產出次氧化鋅全部進入鋅系統循環利用,年增效可觀;應用國內領先除鈷劑技術,穩定鋅系統生產,每噸減少鋅粉耗用30千克,目前是國內同行業首創;焙燒爐螺旋輸送料封裝置、溼法冶金用濃密機裝置等5項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完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和授牌;出臺挖潛增效實施方案和28項措施,全年實現挖潛增效42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