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公司爐窯煙氣集中深度處理項目帶負荷試車,同時,渣處理車間側吹爐也調整原料開展試車,兩項目同步試車。經過5天的運行,截止目前,試車指標穩定達標。
負責煙氣集中深度處理項目工藝技術保障的劉偉介紹,自3月15日帶負荷試車以來,來自“上遊”工序的二氧化硫煙氣順利接入系統,氣流順暢,濃度穩定,設備、電氣和自控系統運行平穩,每天回收的產品硫酸產量達到100噸以上,項目尾氣排放指標均在預定的深度處理值範圍以內,達到預定目標和預期效果。
承擔渣處理車間側吹爐試車的唐紅寶說,渣處理車間側吹爐原設計是階段性處理氧化鋅渣、銀精礦、鋅浸出渣等,由於前期先行處理急於變現的高價值氧化鋅渣和銀精礦,大家對生產技術和爐窯裝備相對生疏,試生產難度較大,公司經過一年多的試車,最終掌握了其操控技術。現在處理浸出渣,技術難度降低,但浸出渣含水分高,爐子進料難度增大。在公司生產運行部的精心指導下,車間大膽試驗並進行配套改造,自3月15日試車以來,爐子進料均勻,每天消化浸出渣240餘噸,日產氧化鋅毛量70餘噸,產品質量好,渣含鋅、含銀等均大幅度降低,尾氣穩定輸送到爐窯煙氣集中深度處理項目,爲新項目試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試車保障小組協調公司各專業和外協人員全力以赴做好現場處置和應急工作,組長張小兵、劉琳緊盯試車現場,安排有序進渣、排料、送氣,保障水、電、汽供應充足,試車現場有條不紊,各項工作按計劃推進。
試車領導小組工藝技術總負責、公司副總經理張健康認爲,從目前看,本次試車達到了預期效果,並且兩個項目同時試車,達到了互相適應、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效果。項目運行達到或超過了預定的目標,這說明集團公司和鋅業公司前期的決策是十分科學和英明的,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實實在在解決了鋅業公司電鋅、硫酸、渣處理系統遇到的瓶頸問題。這兩個項目既提高公司三大系統的生產效率,提升了有價金屬的綜合回收率,又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實現了節能和減排,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下一步,公司的技術攻關和節能改造的方向會更加明確,更加精準,將對陝西鋅業高質量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圖 文:周 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