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消息;近期,盡管宏觀面壓力暫時告一段落,但供應端較高的增產預期,疊加下遊消費難有亮點,使得鋅市場基本面走弱,整體價格承壓運行。
下半年高於歷史同期水平的進口量極大緩解了上半年開始國內礦短缺的情況,煉廠原料庫存得到有效補充。原料豐富使得冶煉廠獲得了更多的議價權,無論是國產TC還是進口TC都出現了明顯擡升,這也是盡管今年硫酸價格大幅走弱,煉廠利潤水平卻依然較好的原因。
同時,較好的冶煉利潤也帶來了偏高的增產預期。不過,高冶煉利潤狀態已經在四季度有所顯現,實際鋅錠產量卻難如預期般兌現。主要原因在於非利潤因素較大程度地擾動了生產,具體包括環保、運輸不暢、限電、企業自身經營原因導致提產不達預期等。這些因素預計在2023年一季度開始出現明顯緩和,非利潤因素對增產的限制將鬆動,因而給企業帶來較強的增產信心。
不過,目前多地出現工人到崗不足導致開工下滑的現象,2023年春節放假甚至較往年有所提前。根據市場調研了解,鍍鋅市場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減產放假,多數企業放假集中在元旦後,一方面在於終端需求走弱,另一方面在於部分員工要求提前返鄉。因此,從下遊開工角度來看,至少在春節放假結束前,鋅下遊消費難有亮點。
盡管供應增產預期較強,而需求走弱,但遲遲未能看到社會庫存出現累積,仍處於歷史低位。從天津、廣東、上海現貨市場的反饋來看,均存在到貨不及時的問題,疊加近期鋅價大幅下跌,下遊春節前補庫需求較強,使得現貨再度偏緊,升水持續拉升。低庫存問題再度凸顯,鋅價下方存在支撐走強,在這一矛盾得到解決之前,鋅價很難出現流暢的下跌行情。
展望後市,我們認爲,供應端增產預期落地的可能性較大,而消費端的恢復節奏整體將慢於供應端,基本面持續走弱的趨勢不改,同時低庫存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出現明顯改善。由此預計,鋅價或維持偏弱振蕩態勢,2023年一季度維持偏空思路的安全性較高。(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