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觀點:
中國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落,鋅終端消費疲弱的格局尚未改變,鋅價中期下跌概率較大。
我們的邏輯:
基建高度依賴於投資,而在基建資金多個來源中,銀行信貸邊際走弱,低於市場預期;銀行資金由表外逐漸轉向表內,非標市場規模持續萎縮;債務監管制約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意願和融資能力;PPP項目清庫,融資規模持續走低,這些都將限制基建投資增速。基建投資決定未來鋅終端消費狀況,在基建資金瓶頸較爲明顯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的局面或難得到緩解,進而繼續限制鋅終端消費。
我們認爲鋅終端消費疲弱的格局尚未改變,鋅價中期或將弱勢回落。受基建資金瓶頸影響,中國基建投資增速仍有可能持續下降,是國內鋅消費疲弱的主要原因。基建高度依賴於投資,而在基建資金多個來源中,銀行信貸邊際走弱,低於市場預期;銀行資金由表外逐漸轉向表內,非標市場規模持續萎縮;債務監管制約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意願和融資能力;PPP項目清庫,融資規模持續走低,這些都將限制基建投資增速。基建投資決定鋅消費狀況,在基建資金瓶頸較爲明顯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的局面或難得到緩解,進而繼續限制鋅終端消費。
基建困局:預期與現實背離
外部經濟風險增加,中國宏觀政策明顯放鬆。9月18日,美國宣布自9月24日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且在2019年1月1日起將加徵關稅稅率提高到25%。中國對此進行同步反制,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與美國加徵關稅時刻相同。隨着中美貿易戰升級,且有可能轉爲持久戰,中國終端產品外部需求或將回落,進而影響中國經濟增速。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高壓,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爲穩定經濟,在7月政治局會議中,首次提出了“六穩”,即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爲做到“六穩”,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7月政治局會議是下半年經濟政策的主要風向標,決定了未來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8月政治局會議對基建明確表態,要求“財政政策會更加強調積極有效”,並再次強調“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發改委在專題發布會表示,中國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管網等領域存在短板,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爲基建投資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中國基建補短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基建資金落實加快,發改委表示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建設130項,在建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提前完成全年計劃目標;(2)基建項目審批加快,民航局、發改委聯合公布《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28個機場及相關項目密集獲批,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00億元。同時,7月發改委重啓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包括長春、蘇州、太原、杭州、廈門、福州、武漢、合肥等多地城軌項目已經或有望獲批。國家能源局亦下發《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加快批復9項重點輸變電工程項目。
此外,基建短板明顯的西部地區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根據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及發改委發布會,西部補短板的力度加大,將加快開工建設川藏鐵路、渝昆鐵路、西渝高鐵等大通道,以及一批高速公路,形成以鐵路公路爲主骨架的交通網絡。
基建投資回落格局難緩解,拖累鋅終端消費
在鋅初級消費中,鍍鋅消費佔比62%,是影響鋅需求的主要因素。鍍鋅消費終端對應的行業主要有電力鐵塔、通信鐵塔、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等,這些行業均屬於基建範疇。基建高度依賴於投資,而當前基建資金的主要來源持續受限,制約了後期基建投資的走勢,是影響鍍鋅消費的主要原因。
受資金偏緊影響,重點鍍鋅企業多根據終端消費行業的訂單組織生產,鍍鋅板庫存維持低位偏穩運行,所以鍍鋅產量能夠反映鍍鋅消費情況。隨着基建投資增速下滑,鍍鋅板消費受到拖累,主要表現爲兩個方面:第一,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增速斷崖式下跌,明顯低於年初兩位數的增速預期,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增速已經從2017年年初的27.3%連續下滑至今年8月的4.2%,創歷史最低值。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鍍鋅板產量增速滯後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增速4個月左右,依此判斷,4季度中國鍍鋅板產量累計同比增速有可能萎縮5%-10%。
第二,國家電網投資持續萎縮,數據顯示,1-8月電網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下滑13.70%,依然處於較大的萎縮狀態。2018年年初,國家電網計劃全年投資4989億元,較2017年實際投資額增長2.78%,按照此增速推算全年電網投資將高達5994億元,那麼9-12月平均每月投資將高達800億元,創歷史單月電網投資最高值,這在基建資金供應偏緊情況下或很難完成,故我們推斷電網有可能無法完成全年投資目標,2018年電網整體投資負增長。
總結:終端消費走弱,鋅價下跌概率較大
綜上所述,受基建資金瓶頸影響,中國基建投資增速可能持續回落,鋅終端消費疲弱的格局尚難改變,鋅價中期延續弱勢格局,後期下跌概率較大。基建高度依賴於投資,而在基建資金多個來源中,銀行信貸邊際走弱,低於市場預期;銀行資金由表外逐漸轉向表內,非標市場規模持續萎縮;債務監管制約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意願和融資能力;PPP項目清庫,融資規模持續走低,這些都將限制基建投資增速。基建投資決定未來鋅消費狀況,在基建資金瓶頸較爲明顯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增速延續回落,鋅消費將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