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8日消息:上海鋅價周一大漲8%,創下14年新高,受供應短缺擔憂激勵。歐洲和中國的能源危機迫使一些公司減產。
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投最活躍的11月期鋅合約收盤上漲8%,報每噸27,720元人民幣(4,308.16美元),爲2007年8月以來最高。
截至0715GMT,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鋅幾乎持平於每噸3,795.50美元,上周飆升20.4%並在周五收於2007年6月以來最高水準。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Nyrstar上周表示,將在其三個歐洲鋅冶煉廠削減多達50%的產量。在歐洲也擁有三個鋅冶煉廠的嘉能可(Glencore)表示,正在“調整生產”以節省能源成本。
華泰期貨在一篇報告中指出,在中國,雲南和廣西繼續限制鋅冶煉產量,但隨着金屬價格飆升,中國的下遊消費者正採取“觀望”態度。
“價格支撐相對強勁,但有必要提防消費疲軟造成的下行風險。”報告稱。
花旗分析師上周在一份報告中,將10-12月LME鋅平均價格預測從之前的每噸2,900美元調高至3,500美元。
LME期銅最高攀升1.7%至每噸10,452.50美元,爲5月18日以來最高,僅比每噸10,747.50美元的紀錄高點少了2.7%。滬銅升至5月13日以來最高,報每噸76,700元人民幣。
LME注冊倉單銅庫存MCUSTX-TOTAL降至1998年以來最低的14,150噸,上海期交所銅庫存CU-STX-SGH處於2009年6月以來最低的41,668噸。
滬鋁跳升至2006年5月以來最高,每噸24,765元人民幣,LME期鋁上漲多達1.8%,至每噸3,229美元,爲2008年7月以來最高。
由於電力短缺,中國9月鋁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