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公布2021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復核評價結果的通知》顯示,馳宏鋅鍺通過了2021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復核評價。這是馳宏鋅鍺2012年被認定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以來,第三次通過復核評價。
“十三五”期間,馳宏鋅鍺共立項科研項目173個,研發經費投入3.77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8項,其中雲南省科技進步獎4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獎14項;獲得授權專利460件,其中發明專利122件。通過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公司資源儲備、資源利用率、經濟技術指標、裝備水平及地質、採礦、選礦、環保研究水平持續提升,有力促進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工程設計方面,馳宏鋅鍺自主完成“雲南永昌鉛鋅鋅加壓浸出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再生鉛破碎、合金車間”工程設計,實現設計產值3800萬元,爲公司自主研發、自主工程化模式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裝備自動化方面,馳宏鋅鍺實施了鋅電解整流系統效率提升研究科技項目將整流效率由96.1%提高到96.8%,年創效達50萬元以上。15萬t/a電解鋅熔鑄及自動堆碼打捆項目解決了馳宏會澤冶煉電鋅系統鋅片倒運、鑄錠、打包等工藝流程復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能制約等問題。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資源綜合利用160kta廢舊鉛酸電池無害化綜合回收項目、馳宏會澤冶煉鋅浸出渣處理環保節能技改工程項目、呼倫貝爾馳宏氧壓酸浸工藝理順,粗鉛系統技改完成並順利投產,氧壓浸出渣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先後投料試車,均一次打通生產流程、產出合格產品,達標達產。國際鍺業紅外鍺毛坯和鏡片生產線打通生產線,鍺材料加工產能達到5萬片/年。永昌鉛鋅完成鋅冶煉的2改3工程,並順利投產並達產達標。
生產工藝改進方面,在馳宏會澤冶煉建成全自動化鋅電解生產成套裝備及智能化控制系統,將鋅電解、剝鋅、熔鑄、打捆生產全部自動化、機械化,成爲國內最具示範效果的自動化成套裝備工業應用示範生產線。馳宏會澤冶煉“鋅浸出渣環保節能處理技術應用項目”實現了國內第一臺富氧側吹熔化爐無害化處理溼法鋅渣工業化生產的成功應用,使鉛系統的工藝配置升級爲“艾薩爐富氧頂吹熔煉—液態高鉛渣側吹直接還原—鋅浸出渣富氧側吹熔煉—煙化揮發冶煉”,在實現平衡處理鋅浸出渣的同時增加對公司自產鉛鋅共生氧化礦的無害化處理和有價金屬的綜合回收。
下一步,馳宏鋅鍺將切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持續完善制度建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據悉,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復核評價一次,對合格的示範企業予以確認,不合格的撤銷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