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有色(601212)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 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一)公司所處有色金屬及貴金屬市場情況2021年上半年全球金屬市場整體情況。有色金屬價格先揚後抑,隨着各國推進疫苗接種,主要經濟體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加快復蘇,疊加歐美等國持續推出各項刺激政策,上半年有色金屬價格進一步走高。但上半年末,美聯儲在6月份議息會議中顯現轉鷹信號,美聯儲官員內部分歧加大,市場對後續美聯儲收緊QE的擔憂提升,價格進一步下挫。貴金屬由於受避險情緒減弱的打壓和通脹預期支撐的雙邊作用,整體呈現區間震蕩走勢。2021年上半年,國內有色行業金屬市場整體情況。前期基本金屬受寬鬆政策超預期影響整體呈現單邊上漲行情,後期受美聯儲政策轉向和國內政策打壓,價格回調。貴金屬前期受美債和美元指數上漲影響呈現下跌行情,中期受地緣政治風險和通貨膨脹影響有所回調,近期受政策轉向影響,繼續維持弱勢。1.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產品價格情況(1)銅2021年1-6月,LME-3M銅合約最高價10,747.5美元/噸,最低價7,705美元/噸,1-6月均價9,087.7美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64.45%。2021年1-6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近月合約最高價78,990元/噸,最低價56,730元/噸,1-6月均價66,669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50.19%。(數據來源:wind)2021年上半年銅價整體呈現強勢上漲行情,後期在美聯儲釋放政策轉向信號和國內拋儲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價格開始走弱。(2)鋅2021年1-6月,LME-3M鋅合約最高價3,108.5美元/噸,最低價2,546.5美元/噸,2021年1-6月均價2,848.6美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38.64%。LME-3M鋅價2021年上半年整體價格趨勢呈現單邊上漲行情,後期在美聯儲釋放政策轉向信號和國內拋儲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基本金屬價格開始走弱,回調部分漲幅。2021年1-6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鋅近月合約最高價23,535元/噸,最低價19,340元/噸,2021年1-6月均價21,576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30.50%。(數據來源:wind)2021年上半年鋅價整體呈現震蕩上漲行情,後期在美聯儲釋放政策轉向信號和國內拋儲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價格開始走弱。(3)鉛2021年1-6月,LME-3M鉛合約最高價2,344.0美元/噸,最低價1,908.0美元/噸,2021年1-6月均價2,083.6美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17.94%。2021年1-6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鉛近月合約最高價16,050元/噸,最低價14,380元/噸,2021年1-6月均價15,178元/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6.19%。(數據來源:wind)2021年上半年鉛價整體呈現震蕩偏強行情,後期在美聯儲釋放政策轉向信號和國內拋儲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價格開始走弱。(4)黃金2021年1-6月,COMEX黃金最高價1,962.5美元/盎司,最低價1,673.3美元/盎司,2021年1-6月均價1,805.8美元/盎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9.00%。(數據來源:wind)2021年1-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9999最高價402.48元/克,最低價343.00元/克,2021年1-6月均價378.37元/克,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2.33%。(數據來源:上海黃金交易所網)2021年上半年由於受避險情緒減弱的打壓和通脹預期支撐的雙邊作用,黃金價格整體呈現區間震蕩走勢。(5)白銀2021年1-6月,COMEX白銀最高價30.35美元/盎司,最低價23.74美元/盎司,2021年1-6月均價26.533美元/盎司,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58.35%。(數據來源:wind)2021年1-6月,華通鉑銀1#銀最高價5,904元/千克,最低價4,959元/千克,2021年1-6月5,420.79元/千克,較2020年1-6月均價上漲35.55%。(數據來源:華通白銀網)2021年上半年由於受避險情緒減弱的打壓和通脹預期支撐的雙邊作用,白銀價格整體呈現區間震蕩走勢。2.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產量情況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冶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21年1-6月,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爲3254.9萬噸,同比增長11.0%。其中,精煉銅產量515.4萬噸,同比增長12.2%;原鋁產量1963.5萬噸,同比增長10.1%;鉛產量360.9萬噸,同比增長20.9%;鋅產量327.2萬噸,同比增長5.0%。據中國黃金(600916)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爲152.75噸,與2020年同期相比,減產17.32噸,同比下降10.18%。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122.72噸,有色副產金完成30.03噸。3.有色金屬採礦業、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5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008.7億元,同比增長135.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152.0億元,同比增長386.7%。(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4.有色金屬行業投資情況2021年上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持續鞏固,工業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增速高於疫情前水平。採礦業投資同比增長11.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6.5%。從行業產銷數據看,汽車、家電行業已經逐步恢復甚至優於疫情前水平,且隨着海外出口需求拉動,冰箱等產品產銷甚至超越疫情前,加快復蘇跡象後持續走高跡象明顯。(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二)公司主要業務、產品、用途及行業地位本公司的主營業務爲銅、鉛、鋅、金、銀等多種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的採選、冶煉、加工及貿易,業務覆蓋有色金屬勘探、採礦、選礦、冶煉、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涉及國內、國外等多個地區,是具有深厚行業積澱並初步形成國際布局的大型有色及貴金屬企業。公司生產的陰極銅被廣泛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築工業等各個領域。下遊客戶及企業對陰極銅進行進一步深加工,形成銅杆、銅線材、銅板材以及電線電纜等深加工產品;電鉛主要用於制造鉛蓄電池,以及防腐裝備等;鋅主要用於電鍍鋅、合金制造、精密鑄件的澆鑄以及鋅的化合物和鹽類;貴金屬金銀廣泛應用於日用品鍍層以及首飾等行業。2020年,公司在全國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15位,在有色行業排名第19位,在中國100大跨國公司中排名第88位。(三)公司經營模式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經營模式沒有發生重大變化。1.生產模式: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生產銅、鋅、鉛、金、銀,並綜合回收銅、鋅、鉛、金、銀、鎳、碲、硒、鉑、鈀、銦、錸、鉍等多種稀貴金屬和硫酸。在銅冶煉方面,採用“閃速爐”和“新型白銀銅熔池熔煉爐”冶煉工藝。在鉛鋅領域,採用低污染黃鉀鐵礬溼法煉鋅工藝、ISP煉鋅工藝,工藝技術先進,互補優勢明顯。生產管理上依靠GB/T19001-2016質量管理、GB/T24001-2016環境管理、GB/T45001-202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體系持續有效運行,保證產品質量受到嚴格控制。2.採購模式公司的採購模式主要分爲國內原料和進口原料採購。國內原料採購分爲礦山直接採購和貿易商採購兩種模式,根據地域優勢,優先選擇礦山直供,其次是供貨穩定、供貨量大的貿易商,採取長單與現貨採購結合的模式。進口原料採購以陸運精礦採購爲主,海運精礦採購爲輔,海運礦主要用於過冬原料儲備。公司在原料採購過程中充分發揮生產工藝優勢,採購有價格優勢和高附加值的原料,並通過原料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3.銷售模式公司產品的銷售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白銀本地銷售,主要是針對硫酸、渣類物資、廢舊物資的本地銷售。二是通過白銀本部集中交易的方式,以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紅鷺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爲平臺,實現對銅、鉛、鋅主要產品的銷售,形成異地銷售網絡,並根據市場需求設立異地倉儲庫。銷售網絡既直接面向市場,掌握當地市場需求,又能及時了解客戶信息,同時也能做好售後服務。公司隨時根據市場情況每日調整銷售價格和銷售策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1.生產情況2021年上半年,公司採選系統產出精礦銅鉛鋅鉬金屬量12.0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3.79萬噸,幅度46%,其中精礦含銅2.4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0.94萬噸,幅度62.25%;精礦含鋅8.5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66萬噸,幅度45.08%;精礦含鉛1.01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0.18萬噸,幅度21.69%;精礦含鉬77噸,較上年同期增加6噸,幅度8.45%。公司採選系統產出精礦銅鉛鋅金屬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首信祕魯因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停產、減產,本期恢復生產;本期公司多金屬選礦系統技術改造以及廠壩300萬噸/年採選擴能工程建成投產,選礦處理量以及金屬量增加。冶煉系統生產陰極銅10.18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0.87萬噸,幅度9.34%;生產電鉛1.0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0.45萬噸,幅度73.77%;生產鋅產品17.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15萬噸,幅度6.99%;生產黃金3,526千克(含第一黃金生產黃金1,385千克),較上年同期增加140千克,幅度4.13%;生產白銀86.5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8噸,幅度2.13%;生產硫酸68.4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7.94萬噸,幅度13.13%。有色金屬陰極銅及副產品黃金、白銀、硫酸產品同比增加主要是由於本期受疫情影響減少,有色金屬產品及副產品產量相比上年同期增加;電鉛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通過優化電鉛生產過程,使電鉛產量同比增大;鋅產品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下屬成州鋅冶煉廠上半年有效生產時間較去年同期增加,產量同比增加。2.重點項目情況2021年上半年,首信祕魯公司680萬噸/年尾礦綜合利用擴建項目已開工建設,正在實施主體廠房土建工程,部分長周期設備已訂貨採購;綠色選礦藥劑項目正在進行初步設計及辦理項目環評手續;銅冶煉技術提升改造項目中閃速爐系統和制氧系統已經建成投產,電解系統正在進行調試;白銀爐技術創新升級項目正在進行初步設計及辦理項目環評手續;溼法煉鋅渣綜合回收及無害化處理項目主要實施土建收尾工程及設備安裝、調試。3.技術創新情況公司大力拓展外部協同創新,深化“產學研用”合作,與中國環境科學院合作承擔的國家水專項---“鋅電解重金屬廢水智能化源削減大型成套裝備研發及工程示範項目”,於2021年4月份建成並通過驗收,標志着溼法煉鋅工序能從根源上控制重金屬廢水的產生,實現重金屬廢水和重金屬污染產生量大幅降低,減少車間職工勞動強度,實現剝鋅工序自動化、智能化;6月份完成了省科技重大專項“鉛鋅冶煉煙氣制酸廢水提汞技術開發與工程化研究”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承擔的省重大專項“復雜含鋅廢渣資源化利用工程化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省重點研發計劃“‘白銀煉銅法’熔煉爐增效關鍵技術創新研究”已完成項目全部研究工作,正在開展項目專項審計;省科技重大專項“溼法煉鋅過程稀貴金屬富集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取得突破性研發進展。公司下屬銅業公司開展“銅冶煉提高爐渣Fe/SiO2生產試驗”,有效降低了精礦黃沙配入量、減少了渣量、降低了渣選費用、減少了銅金屬損失;與合肥金星機電公司合作開展“銅冶煉過程智能感知與優化控制裝備項目”攻關,通過合作引進快速檢測設備,實現銅冶煉生產過程及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深入融合,冶煉過程中能耗有明顯降低趨勢;公司小鐵山礦與安徽理工大學合作開展“深部採場關聯巷道圍巖變形控制機理與關鍵技術研究”,目前正在開展現場試驗。公司深度發揮創新平臺的作用,培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爲營造企業內部創新氛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確保公司在高質量發展引領下,創新氛圍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截至目前,依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組建了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7個技術創新平臺,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1個,企業級4個,擁有下屬高新技術企業5家。4.內控建設情況2021年上半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以及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公司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內控制度體系建設的相關要求,持續優化完善以公司章程爲基礎的內控制度體系,推動公司治理水平、管理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制定《內控制度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內控制度制(修)訂程序,明確了內控制度體系架構和內控制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新建《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及其實施細則,形成了“三級”全面風險防控體系;召開營銷業務領域內控制度審查會,對17項營銷系統的一級內控制度進行了初步審查;圍繞落實董事會職權、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工作,對各業務領域梳理完善內控制度做出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共新建內控制度4項,修訂內控制度4項,廢止內控制度6項,建立健全涵蓋全部業務和管理的十大類465項內控制度和244個關鍵業務管理流程的內控制度體系。5.安全環保情況安全方面,公司嚴格按照各級政府和年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的安排,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持續強化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規範運行四級安全監察機制,持續整治關鍵環節安全生產風險隱患,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規範運行“5831”本質安全班組管理機制。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系列安全教育培訓。持續提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得到較好落實。環保方面,公司立足實際,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以維護公司環境安全爲目標,以落實隱患排查、抓好隱患整改爲主線,以制度管理、項目實施爲手段,堅持“源頭控制、規範治理”的原則,以實際行動確保公司“十四五”開局起步見到新氣象,爲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國際知名企業開創新局面。6.黨的建設情況2021年上半年,公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毫不動搖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完善“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推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精心組織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瞻仰紅色革命場館遺址遺跡、誦讀音樂會等14項活動,營造了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濃厚氛圍;嚴格落實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若幹措施,持續建強黨的基層組織,推進了黨建考核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有機統一;敢管敢嚴常管常嚴,完成政治生態評估研判試點工作,持續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樹牢爲民情懷,爲職工羣衆送崗位、送績效、送技能、送項目、送溫暖、送清涼、送健康、送政策、送安全、送和諧,辦成實事150件,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有效轉化爲推進高質量發展、厚植民生底色的實際行動,持續構建了企業與社會、股東和員工的命運共同體,展現了敢擔當、善作爲、負責任、受尊重的上市公衆公司形象。7.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公司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不摘”的要求,認真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與幫扶縣鄉溝通協商具體幫扶措施,計劃開展富民產業培育、人居環境綜合治理、自來水改造提升和村組道路美化亮化及鄉村示範帶建設、新錄取的二本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資助、消費幫扶等活動,取得良好效果。8.深化改革情況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甘肅省改革具體部署,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梳理制定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強化監督協同、深化專項改革、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7個方面79項具體任務132項細化措施,健全改革領導、工作和推進機制,建立臺賬掛圖作戰,明確目標靠實責任,壓茬推進落實落地。公司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體系、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改革、推進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進用工市場化、企業內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協同高效的監督機制、釐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分層分類深化混改和提高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企業活力動力進一步激發,運營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幹部員工對改革發展信心和獲得感增強。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
1.市場環境風險。有色金屬行業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等領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特點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並且與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密切相關,其宏觀經濟波動對公司產品價格和盈利有較大影響。公司通過加強對宏觀經濟、政府政策、行業發展的研究與分析,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制定應對措施。2.產業政策風險。隨着進一步開放,國內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競爭門檻升高,降本增效的挑戰加劇,頭部企業將加速整合要素資源,着重解決產業面臨的關鍵挑戰,如資源、能源、“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和人才等,爲未來產業發展蓄能,這將加速優勢資源的重組整合,促進行業重新洗牌和集中度提高。這就要求企業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短期內產業政策將增加企業的投資成本,減少企業的利潤。公司將利用國家推動國有資本改革的重大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甘肅省政策支持,持續優化產業布布局,改善產業發展條件。3.境內外法律風險。公司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是訴訟仲裁風險,境外投資所在國法律不盡相同,需要審慎地面對大量的合同及相關的法律問題。公司將做好相關法律工作,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合法權益,通過聘請專業的律師團隊,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法律建議,並參與交易的進程,爲控制法律方面的風險提供有力保障。4.環保風險。隨着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我國提出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和願景,將成爲推動企業進入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路徑當中,實現高質量綠色制造已經成爲當下礦冶企業開展綠色制造的重要任務。面對日益嚴峻的環保壓力,我國礦冶企業在排放治理、綜合回收、節能降耗等方面取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不斷通過產業技術升級,推廣先進節能技術,提高能效,以技術節能的手段適應綠色制造的常態化發展,在打造綠色工廠、綠色礦山方面闊步前進。同時,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面臨的一些市場倒推回來導致生產受限及效益下降方面的壓力,將成爲礦冶企業環保、效益“雙手抓”的重大挑戰。公司將增強對行業政策分析以制定合理的生產和經營策略,強化企業管理,加強上下遊協同,以獲取更好效益。5.產品價格風險。公司主要產品銅、鋅、鉛、黃金、白銀的價格主要是參照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確定。這些金屬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不僅受供求變化的影響,而且與宏觀經濟及下遊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全球經濟環境、市場供需狀況、行業發展政策、關稅及匯率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未來全球政治軍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會對有色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加劇有色產品價格的波動幅度和頻率。公司通過充分利用風險對衝手段,運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工具,以盡可能避免公司經營目標受到不利影響。6.原料採購風險。原料價格主要依託產品價格,銅、鋅、鉛的價格主要是參照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確定。基礎金屬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不僅受供求變化的影響,而且與宏觀經濟及下遊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此外,影響有色金屬價格波動的因素還包括原料的供需與冶煉企業的產能、關稅、匯率、生產成本、國際投資基金的交易等,疫情對有色原料供應渠道和有色金屬價格產生影響,若上述因素變化導致基本金屬價格持續下跌,會降低本公司產品的售價,從而會使本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受到不利影響。7.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風險。公司進行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要爲套期保值業務。套期保值可以幫助企業轉移和規避價格風險,但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同時,又要面對套期保值交易本身所帶來的各種風險。主要風險分爲合規風險、市場風險、現金流風險、流動性風險、基差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協議法律風險。公司將嚴格執行期貨交易所業務規則和公司套保業務相關制度,有效防範交易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科技創新公司以理念創新引領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和攻關,技術支撐作用日益增強。2021年上半年全公司申請受理專利130件,其中發明專利41件(佔比31.5%);授權專利40件,其中發明專利14件(佔比35%);完成甘肅省專利資助3件,發表科技論文29篇;開展技術攻關及研發項目26項,申報2021年省級科技計劃6項,白銀市科技計劃項目5項。(二)境內外資源保障境內資源情況:公司保有礦山資源儲量,銅鉛鋅金屬量841.72萬噸,其中:銅金屬量26.31萬噸、鉛金屬量165.97萬噸、鋅金屬量649.44萬噸。金金屬量15.38噸、銀金屬量1,974.90噸、鉬金屬量1.46萬噸。境外資源情況:公司在祕魯設立的控股子公司首信祕魯公司,已實現銅、鐵、金、銀等多金屬選礦68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全資公司第一黃金的黃金資源量爲2,990萬盎司,約合930.1噸,黃金儲量64.3萬盎司,約合20噸;公司全資公司唐吉薩公司控制+推斷級別黃金金屬量153.17噸(約492.45萬盎司)。其中控制級別黃金金屬量121.66噸(約391.16萬盎司),推斷級別黃金金屬量31.51噸(約101.31萬盎司)。(三)循環經濟公司擁有復雜難選白銀爐銅冶煉渣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綜合回收了煉銅棄渣中銅、金、銀等有價元素。建設了年處理140萬噸銅冶煉渣生產線,具備年綜合回收銅2.2萬噸的生產能力,綜合回收銅金屬量相當於一個中型礦山。擁有低硫高鉛次生銅物料冶煉技術,實現了銅、鉛、鋅及貴金屬和雜質的高效分離。擁有鋅冶煉淨化渣高效分離綜合回收銅鎘鈷等多金屬新工藝技術。擁有從銅冶煉制酸系統中高效可控回收銅錸工藝技術。擁有硬鋅底鉛分離鋅鉛提銦富集貴金屬技術。目前,公司正在建設年處理14萬噸溼法煉鋅渣綜合回收及無害化處理項目,主要處理鋅冶煉渣,提升公司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實現環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四)多種工藝互補公司是我國多品種有色金屬綜合生產基地,具有年產銅20萬噸、鉛鋅40萬噸,金15噸、白銀500噸的生產能力,具備銅、鉛、鋅、金、銀多品種綜合發展的獨特優勢,產業鏈銜接配套,工藝互補協同優勢明顯。銅冶煉領域,公司“白銀煉銅法”冶煉工藝是我國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煉銅技術,通過多年技術研發,創新形成“新型白銀銅熔池熔煉爐”工藝,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原料適用能力強、工藝技術具備獨特優勢;目前,銅冶煉技術提升改造項目閃速爐系統已達產達標,標志着閃速爐將與我國唯一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型白銀爐實現強強聯合,通過原料適用性能的大幅提升和工藝比較優勢的互補等,極大地提升白銀有色銅冶煉綜合競爭能力。鉛鋅領域,公司採用新型黃鉀鐵礬溼法煉鋅工藝和改進型ISP火法煉鋅工藝,工藝技術先進,互補優勢明顯。貴金屬處理系統,公司引進的OutotecAB的卡爾多爐工藝,具備可綜合加工處理銅鉛陽極泥4000噸、可回收生產黃金15噸、白銀500噸的生產能力,同時可生產精硒、鉑、鈀、碲等產品。通過發揮工藝互補協同優勢,可以將精礦中伴生的有價金屬、稀散元素通過相應的冶煉流程,最大程度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年綜合回收銅金屬6500噸;硒、鎘、錸、碲、鉍、銻、銦、鉑、鈀、鈷、鎳等伴生及稀散金屬約750噸。(五)高端產業鏈延伸公司具備20萬噸銅冶煉生產能力,對進一步延伸銅產業下遊加工制造業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公司銅產業板塊全價值鏈的系統競爭力奠定了穩固基礎。公司下屬長通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導產品爲高、低溫超導電纜;微細、超微細電磁線;電力電纜;電器裝備用線纜、架空導線及特種電纜等。產品應用於國內外重大工程項目上,如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天宮一號、神舟系列、國家電網工程、大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工程、國家大科學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用高低溫超導電纜等多領域中。已爲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和中國聚變實驗堆工程項目提供了40根共計30公裏長超導電纜產品。截至目前,長通公司已建成1.6萬平方米的微細電磁線生產基地,形成了各種型號規格微細電磁線1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了超微細電磁線的極限制造(0.012mm),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公司參股的甘肅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電池級高檔銅箔項目一期1.2萬噸生產線,目前已經投產並正常運營,二期生產線正在建設中。高檔鋰電池用電解銅箔是鋰離子電池關鍵部件,處於新能源產業鏈的前端,是信息通訊、消費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電子、節能照明、工業控制、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終端產品發展的基礎。建設高檔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填補了我省產業空白,是白銀有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延伸公司產業鏈條,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有力舉措,也是白銀有色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現實需要。(六)原料採購公司國內礦採購的主要競爭力體現在區域優勢,通過周邊甘肅、陝西、青海、西藏、新疆、內蒙等地就近採購,有一定價格優勢。進口礦採購以與國外礦山企業籤訂長單合同爲主,確保穩定貨源,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不斷規範合同條款,提升履約服務能力,降低採購風險。充分利用中亞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政策優勢,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加強與沿線國外礦山、物流集團和邊境口岸海關的項目合作,最大限度提升進口效率,提高通關時效和便利化,降低進口成本。(七)產品銷售公司主要產品銅、鋅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當月銅、鋅即時點價價格加每日確定的升貼水進行銷售,作價方式先進、靈活、更貼近市場,透明度高,通過約定點價期等方式提升了客戶的購買意願。龐大的異地銷售網絡,覆蓋了中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及省市,能夠有效應對市場變化,確保產品即產即銷。主產品銅、鋅均進行了套期保值,有效防控價格風險。公司在國內銅、鉛、鋅的市場佔有率目前達到1.1%、0.4%和4.2%,產品質量在市場上也得到客戶的普遍認同,具有較高的信譽度和競爭力。(八)投資及貿易業務根據公司發展戰略,不斷加快投資貿易業務布局,聚集國際化高端人才,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公司圍繞資源開發,在海外實施“走出去”資源保障戰略,先後在上海、北京、香港、祕魯搭建了開展資本運營、投資管理和貿易業務的平臺,形成海內外營銷貿易網絡,公司國際化運營步伐不斷加快。公司持續拓展創新傳統貿易業務,加快構建市場型營銷體系,服務於公司主營業務,通過搭建金融貿易平臺,合理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充分挖掘主營業務原料和產品的全價值鏈上的工業價值、金融價值,增加企業貿易收入,增強通過貿易控制資源的能力。(九)人才隊伍經過多年的專業化生產積累,培養造就了一支涵蓋有色金屬各行業各產品各環節、有着豐富生產經驗和作業技能、愛崗敬業的產業工人隊伍;鍛造培養了一批包括地質、測量、採礦、選礦、冶煉、加工、化工等工程專業以及期貨交易和國際、國內貿易專長的專業人才隊伍;擁有在國內相關學術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構建了人才引進、選拔、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動態化運行的人才梯隊建設管理體系。截止2021年6月底,集團公司共有各類人才7323人,佔員工總數的49.3%。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05人(其中工程技術人才1898人,包括核心技術人員16名),佔人才總量的43.8%,技能人才4118人,佔人才總量的56.2%。專業技術人才中,正高級職稱43人,副高級職稱409人,中級職稱1183人,初級職稱1570人;技能人才中,高級技師226人,技師867人,高級工2316人,中級工525人,初級工184人。公司各類人才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甘肅省創新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隴原青年創新人才、白銀市首席專家25名,有色金屬行業、甘肅省“技術能手”、有色金屬行業技能大獎獲得者55名,白銀市創新人才16名,公司級創新型科技人才42名、技能帶頭人67名。(十)企業文化緊緊圍繞公司戰略和轉型跨越階段性特徵,豐富了以“艱苦奮鬥”爲核心價值理念的時代新內涵,進一步研究凝練了公司核心文化理念,對感恩、契約、生態、領導力、執行力、創新、能本、安全、質量和客戶等分支文化理念進行了提煉並初步完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