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是全球第一大鋅生產商。嘉能可“貿易+自產”的鋅交易總量、自有資源以及儲量分別佔全球的35%、10%和9%。目前部分礦山面臨資源逐漸枯竭的困境,但是嘉能可將開採重心放在儲量最大的澳大利亞礦山。
2015年嘉能可出現危機後,馬上進行了減產、停產和出售庫存等自救措施。嘉能可通過削減鋅礦產量以及掌控市場精煉鋅流通量從而推高鋅價非常成功,2017年每股盈利則由往期的每股虧損轉爲每股盈利0.17美元。
嘉能可宣布主動減產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減產執行力度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其他礦山仍在增產,預計2017年將繼續維持2016年的水平。
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嘉能可今年復產概率很低。第一,資產負債表處於不斷收縮過程中。第二,下半年仍面臨股東派息帶來的現金流壓力。第三,嘉能可逐步加強資源配置和轉型,爲未來新能源需求做準備。第四,嘉能可撤銷港交所上市,採取較爲保守的資產收縮策略。
未來嘉能可復產的時間節點不好判斷,筆者認爲新能源市場沒有明確的爆裂增長信號之前,嘉能可復產的概率不大。
從全球供需平衡來看, 即使嘉能可完全復產仍不能填補供應缺口,改變供應平衡的另一個關鍵變量在中國。根據ILZSG 顯示,中國控制的全球鋅礦供應佔比高達 40%。當前中國環保督查執行力度前所未有,短期不會動搖整治環保的決心,因此 2017 年鋅供應短缺局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