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光鋅業有限公司鋅業三廠一直秉承“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精神,在創新路上,抓管理、降成本、提效益、謀創新,穩步推進各項工作。鋅業三廠用一個個創新、一個個標杆爲豫光集團建企60周年獻禮。
2008年“張磊剝鋅鏟”的研發,大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陰極板消耗顯著下降,年可創效百萬元。2012年,公司產品0#精銦錠第一次亮相國儲局收儲招標現場,成功中標10噸。無與倫比的外觀和內在質量,讓國儲局倉庫領導驚嘆,國儲局隨即又追加了5噸訂單,從此,豫光牌精銦錠在行業裏有了一個“國優產品”的響亮名號。
立中心軸——輻射創新因子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鋅業三廠是一個十分注重創新的團隊。在生產實踐中,該廠的創新管理方法就是借鑑蜘蛛織網,以確立的創新思路爲中心軸,向基層輻射創新線索和主題,逐漸編織成一個全覆蓋的創新網。固化激勵制度,“持續改善金點子獎”小到一個5元的獎勵,大到1000元的創新成果獎,充分調動了全廠所有幹部職工的創新積極性。
鋅業三廠的創新平臺,建立了涵蓋管理人員和新入廠大學生等重點科技創新成員爲主體的“鋅三創新團”和“鋅三大數據”釘釘交流羣。針對生產設備亟待解決的問題,及時傳遞信息和想法,力求在信息互動和思想碰撞中產生創新的火花,持續推進創新活動。
編栽培網——充實創新活力
鋅業三廠在工作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了一條快速高效的人才培養之路。對於“帥才、將才和技工”三種人羣,實施管理和技術骨幹逐級傳、幫、帶,嚴格按照師帶徒計劃,針對生產實際進行全面培養。讓重點培養對象實行輪崗制,學習不同崗位,跟隨風格各異的基層領導者鍛煉。同時,各級管理骨幹和技術骨幹都積極開展師帶徒活動,進行業務培養和技能提升。
楊季冬,2005年本科畢業加入豫光,入職12年來,從管理處室下車間。在日常工作中善思考、好學習,解決了無數生產難題。他曾受雪崩現象啓發,破解了氧化鋅容易粘料造成下料困難的難題;又參考小孩子玩具的迷宮模式,發明了“迷宮式螺旋收塵器”,根治了焙砂下料崗位的粉塵污染問題。
楊亞軍,80後大學生,入職後,分廠重點培養其工藝技術管理能力。在國儲局交儲精銦錠準備過程中,楊亞軍按照交儲合同逐項研究,經過查閱資料、借鑑其他企業的工作經驗,在明顯提升精銦錠的化學品質後,經過反復推理琢磨,研制出了銦錠字模壓印器。試用後,銦錠內在品質和外觀質量,都得到顯著提升。有效避免了人工敲打字樣時,手觸摸錠面或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的錠面出現敲打痕跡,使錠面平整光滑。每塊錠面的字符及豫光標識都整齊劃一,字符規格統一,字樣清晰,編號在統一水平線上,產品外觀質量顯著提升,爲公司帶來巨大的品牌效益。目前,該字模壓印器正在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落地——噴涌創新奇跡
2016年,豫光鋅業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剝鋅成套裝備工業化試運行。鋅三創新工作室及時成立了創新小組,對機組進行優化改造。目前,機組已實現了單張剝板時間僅需6秒的行業最優指標。自動剝鋅系統的投運,極大地改善了作業環境,提升了設備自動化程度,電解生產工作效率和技術指標發生質的飛躍。
鋅業三廠最大限度地對小金屬吃幹榨淨。浸出工序通過增加低酸、高酸還原和對中浸濃密機底流壓濾實施優化,破解壓濾難題,提高鉛銦金屬回收效率。淨液工序通過不斷細化崗位操作,銅回收率達到48%,鎘回收率達到80%。銀工序銀回收率達到70%。
此外,電解工序加大錯峯用電力度,低谷段用電達到總用電量的40%以上,成品鋅錠含鋅99.996%以上,合格率達到90%以上。原設計年產10萬噸電鋅的系統現在已具備年產14萬噸電鋅的能力。創新成果的疊加,不僅降低了系統運行成本,還大幅提升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盈利能力。
發展無止境,創效無止境。鋅業三廠對新發展的期盼亦無止境,將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不忘初心,踏石留印,實現新的飛躍,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