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冶有色以株冶集團轉移至衡陽常寧的30萬噸鋅項目爲平臺組建,一年建成投產,一年達產達效,成爲有色冶煉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時間見證歷史,歷史需要激蕩和銘記。
湖南株冶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冶有色”)以銅鉛鋅產業基地30萬噸鋅項目爲平臺組建以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大力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緊緊咬住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不放鬆,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企業精神奮勇拼搏,不斷書寫歷史、見證奇跡。
2020年,株冶有色在前三個季度析出鋅產量完成23萬噸的基礎上,9月鋅完全成本實現可研目標,低於行業平均值約20%,爲重返行業標杆地位打下堅實基礎。這是株冶有色繼2018年實現一年建成投產、2019年投產即創效後,在高質量發展徵程上再次交出的答卷。
廢水實現零排放 資源利用最大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最生動最直觀的展示。
在株冶有色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既是莊嚴的承諾,也是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內生動力。
在中國五礦、湖南有色的指導下,株冶轉移至銅鉛鋅基地的30萬噸鋅項目按照國內最嚴格的環保標準進行設計:工業廢水零排放,爲國內有色企業首家;廢氣SO2按80mg/Nm3設計,爲國家排放標準的五分之一;廢渣設計採用威爾茲法,實現有價金屬的回收和尾渣的無害化綜合利用。實施過程中採用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世界最大的152m2沸焙燒爐、世界最大的單系列30萬噸浸出系統、OTC溶液深度淨化系統、行業最大的富氧揮發回轉窯、銦直接萃取提煉鋅銦、保障工業廢水零排放的特有污酸處理技術等。
如今,株冶有色1800餘畝的廠區,沒有一個工業廢水外排口,所有工業廢水經過特有污酸處理技術處理後返回生產進行回用。同時,株冶有色生產現場實行雨污分流,通過分質處理回用,初期雨水、後期雨水均可代替生產水回用。近乎苛刻的水資源綜合利用幫助株冶有色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30萬噸鋅溼法冶煉平均每天使用新水約7000噸,且全部在內部循環,系統生產用水控制爲行業最好水平。
以提取鋅浸出渣中的有價金屬爲目的的揮發窯,在株冶素有“搖錢樹”的美稱。今年,株冶有色揮發窯區域大膽實施富氧冶煉及空壓機技改方案,安排專人不斷摸索預配料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低價燃料結構比例,通過一系列有力攻關舉措,使今年的揮發窯主要指標超過同行先進水平,前三季度平均窯渣含鋅1.96%,近幾個月窯渣含鋅1.5%,成本下降90餘元。設備作業率同時穩步提升,今年以來平均作業率達到98%,實現了揮發窯渣處理的綠色環保冶煉,尾氣合格率100%。
煙氣制酸和餘熱發電是綠色冶煉的顯著標志。今年以來,株冶有色硫酸質量通過技術攻關大幅提升,9月生產優等品1批,一等品9批,一等品率100%,並有效降低了酸庫庫存。在公司標兵、共產黨員李衛東的帶領下,株冶有色鋅焙燒廠餘熱發電崗位針對自身特點,精細操作、嚴格工藝參數控制,穩定餘熱鍋爐蒸汽產量和品質,加強設備巡點檢,開展焙燒爐-制酸系統穩定運行攻關,9月餘熱發電657萬千瓦時,創下歷史新高。
着力降本增效 打通穩產高產“堰塞湖”
銅鉛鋅產業基地是承載中國五礦保障國家金屬資源供應發展使命和湖南有色“一基七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降本增效,實現穩產高產是展現株冶有色使命擔當和行業標杆水平的關鍵所在。
今年以來,株冶有色全面落實集團公司、湖南有色的總體部署,積極應對疫情挑戰,堅定目標與信心,深入推進精細管理與技術攻關,找準降本增效路徑,制定了金屬投入、體積控制、酸根平衡、關鍵技術指標、綜合回收、設備保障、在制品管控等七大攻關舉措,並由生產技術部牽頭,實行周例會、日調度,確保攻關項目精準落地,卓有成效。
鋅電解生產是今年上半年困擾株冶有色產能提高的瓶頸,電耗下不來、產量提不上,職工士氣較爲低落。公司對此高度重視,首先是鼓舞職工士氣,從人力資源優化入手,及時補充新生力量充實職工隊伍,開展全方位技能提升和思想政治工作,配套出臺積極的激勵措施,極大地提升了隊伍的精氣神。其次是舉全公司之力支持電解生產。每日由公司主管領導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早碰頭、晚總結,各司其職,全天候“掛圖”作戰,將每天會上制定的措施一項項落實。自6月以來,電解產量實現穩步提升,由之前每天不到800噸的產量提升到目前每天920噸,電耗同比大幅下降。
5、6月,浮選銀因受原礦物相及藥劑的影響,產量及回收率不理想,鋅溼冶廠在公司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開展藥劑攻關試驗,創造性地開展原礦硫化工藝,並在銀浮選崗位制定了銀浮選生產標準作業卡,規範崗位人員的操作。通過各項攻關措施的實施,7月浮選銀各項指標均實現突破。9月,銀浮選綜合回收率達到77%,創歷史新高,爲降本增效作出積極貢獻。
“成本管理全員化、成本體系標準化、成本指標數量化、費用管控專業化、成本兌現剛性化、成本監控信息化”是今年株冶實施成本管理精細化的核心內容。根據“六化”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公司財務證券部牽頭,在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開展成本精細化管理培訓,覆蓋率100%,有力促進了全體員工成本意識的提升。督導各二級單位建立成本管理制度、臺賬、措施、檢查體系、考核體制等,實現成本管控體系覆蓋率100%,成本指標全員掛靠100%。提升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所有成本消耗及成本數據通過MES系統實現日常化管理,縮短了前端操作與後端結果的時間差,確保了統計、成本數據及時、準確,實現了成本數據對操作的及時預警。
打造智能工廠 點燃創新發展新引擎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株冶有色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創新實踐打造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工廠標杆企業,點燃創新發展新引擎。
公司投資數千萬元,從2018年9月啓動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在智能工廠建設過程中,公司在創新引領、融合發展、整體規劃、重點突破的大原則下,遵循數據共享化、信息可視化、標準國際化、系統柔性化的要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等手段,建設覆蓋DCS、MES、ERP三個層級的智能工廠系統平臺,實現有色冶金的綠色、安全、高效生產。項目於2020年9月21日進行整體驗收,標志着項目全面進入運行階段。
智能工廠建設的6條業務主線,即業財一體化、供應鏈系統、工藝控制、設備管理、響應機制、環保指標監控落實落地,取得一系列成效:生產運營過程異常情況響應處理效率大大提高;業財一體化的實施加快了業務結算流程;公司內部的風險控制得到強化;對生產運營數據多維度的展現、分析提升了數據化決策能力。尤其是智能系統的應用減少了數據錄入和數據分析人員,以總控室爲核心的巡崗替代定崗的管理模式,通過無人檢斤、機器人等自動化手段,替代人工操作,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得以大量減少。跟國內同等規模鋅冶煉企業(30萬噸/年)相比較,實現人員精簡1000餘人,減人效益明顯,勞動生產率較株冶產能轉移前翻了兩番。
株冶有色智能工廠建設目標完全實現後,將成爲行業創新發展的又一制高點。
堅持黨建引領 奠定堅實政治基礎
“只有黨的基層組織強起來,黨員隊伍強起來,黨的工作強起來,才能凝聚逐夢前行的力量。”株冶有色高度重視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使黨建優勢充分體現在各項具體的生產工作中,引領高質量發展。
針對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株冶有色嚴格落實上級組織部署,所有基層黨組織中全部成立黨員突擊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確保全公司範圍沒有出現一起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爲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奠定堅實基礎。
8月初,株冶黨委下發了《關於在公司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和員工中開展“黨建引領、精細管理、爭創五優”的活動方案(試行)》,積極探索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有效方式與途徑。在攻克株冶有色加工成本實現可研目標這一重要戰役過程中,株冶有色各“爭創五優”黨支部、黨小組、班組結合支部主題黨日、“黨旗飄揚、黨徽閃光”活動等載體,把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確保精細管理和各項攻關活動抓鐵有痕、蹄疾步穩。
湖南有色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志順黨建聯系點株冶有色鋅焙燒廠黨支部,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精細管理、爭創五優”目標,認真落實推進方案,確保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爲加強作風建設,該黨支部要求管理技職人員堅持每天下現場不少於3小時,8月推行黨員骨幹認領關鍵設備結對子活動,認領人員每天對認領設備按設備精細化管理看板標準卡進行檢查,並將問題點進行整改形成閉環管理,每周將設備狀況匯報支部。同時健全思想檔案,建立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職工爲基本組織形式的思想工作信息網絡,通過全員覆蓋的談心談話,深入現場一對一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掌握職工思想狀況,討論分析影響職工積極性發揮和企業穩定的各種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爲企業發展創造和諧環境。今年9月,株冶有色鋅焙燒廠1#、2#焙燒爐作業率分別達到96.87%、99.79%,確保系統金屬投入滿足滿負荷生產要求。
雖然株冶有色9月完全成本實現可研目標,但奮鬥未有窮期。接下來,株冶有色將對影響成本的各方面因素作更深入更細致的分析、研判,並統籌安排、鞏固提升,以保障目標任務完成的可持續性,爲創建世界一流鋅行業標杆企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