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鋅主力期價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宏觀面看,美聯儲 11 月會議紀要偏鴿,疊加美國經濟數據疲軟,衰退預期增強,美元回落。國內現實疫情依舊嚴峻,但政策延續積極,周中國有六大行落實“地產 16 條”且周五央行降準,部分對衝疫情不利影響。基本面看,歐盟天然氣聯合採購及現價政策未能通過,12 月中旬再議,且天氣預報顯示歐洲氣溫將轉冷,天然氣價格低位反彈,但歐洲煉廠復產快於預期,多頭信心受挫,能源端提振有限。國內四川地區煉廠恢復生產,且當前加工費漲至 5300 元/噸高位,煉廠利潤豐厚下增產預期不改,然近期市場再傳言疫情下部分煉廠計劃減停產,使得產量兌現程度再添不確定性。需求端看,北方進去消費淡季疊加疫情影響,鍍鋅企業開工小幅回落;華南疫情影響銷售及運輸,且出口訂單不佳下影響合金企業開工;氧化鋅開工維穩,但訂單不佳及春節較早下,部分企業計劃放假。
整體來看,美元回落,疊加國內積極政策頻發,宏觀壓力緩解。產業端看,海外煉廠控產下產量釋放仍需時間,但多頭信心受挫。國內傳煉廠因疫情有減停產預期,產量兌現再增不確定性,現實依然是不寬鬆、低庫、低倉單,支撐鋅價。但內外遠期供應增加及需求步入淡季的預期下,又限制鋅價上漲動力。短期宏觀利空減弱後再陷震蕩,滬鋅區間 23200-24300 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