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旨在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
方案指出,健全標準體系,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以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爲重點,完善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分類別制定工業副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等產品技術標準。其中,方案明確開展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探索將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範圍,掌握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轉移、貯存、處置情況。
2018 年礦石供應逐漸轉向寬鬆,在鋅錠供應寬鬆的預期下,鋅價走勢持續下滑。但從下半年的鋅價可以看到其經歷了多次反彈,主要是因爲環保檢查致鋅錠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當年因環保導致鋅錠減量至少 30 萬噸。2018年是環保落實年,鋅冶煉廠浸出渣處置轉移問題被嚴格監管,譬如羅平鋅電的敷衍整改被生態環境部通報,不得不停產進行生產線的整頓,導致鋅錠供應部分減少,但對整肅冶煉行業起到警醒作用,一是倒逼“小散污”企業關停,二是激勵大企業配置環保設備。
《方案》再次重申對冶煉渣等固體廢物的重視,可見國家對固廢整治的堅定決心,預計 2019 年環保對鋅冶煉產能的制約依舊存在,通過降低產能利用率以緩解浸出渣堆存問題或能解決燃眉之急,但對於企業而言改進工藝、配置環保設備才是明智之舉。據機構估算,這將增加鋅行業環保成本約 1000元/噸。
策略建議:我們認爲在環保高壓下,企業將通過產能出清給予冶煉行業足夠時間的合理利潤,待企業經營情況得到改善後才有能力及動力去配置或升級環保設備以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益。預計 2019 年仍是過渡期,鋅冶煉產能釋放較爲緩慢,即庫存增加或不及預期,期間鋅價下跌走勢難言順暢,建議關注階段性的多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