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我國3月制造業PMI爲49.5,五個月以來首次落入榮枯線下,分項來看,生產和新訂單均有所收縮,但新訂單即需求收縮幅度相對更大,表明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很大。歐元區、日本等經濟體3月PMI仍處在高景氣度區間。俄烏局勢方面,雙方已進行多輪談判,但實質性進展有限,且多有反復,歐美等國對俄制裁及對烏援助仍在加碼中。俄宣布要求對俄不友好的國家在購買天然氣時必須使用盧布,以作爲反制措施並遏制盧布快速貶值,受此影響,歐洲天然氣和電力期貨價格再次掉頭向上攀升。
基本面:根據SMM,周度國產、進口礦加工費走向分化,國產礦加工費低位下調100元/噸至3650元/噸,而進口礦加工費則環比再次上調15美元/噸至180美元/噸。不過,國產礦仍較進口礦劃算,進口礦作爲國產礦的替代品,後續若進口礦加工費仍能保持上調趨勢,或可帶動國產礦加工費亦向上調。冶煉端,同樣是內外有別,海外,主要是歐洲,由於俄烏危機,歐洲的天然氣和電價並未在天氣漸漸轉暖後顯著下降,反而一直處在絕對高位,對歐洲當地冶煉廠的精鋅供應形成明顯限制,供應有進一步收縮的可能。國內精鋅供應雖然仍未完全恢復,1-2月產量同比仍爲負值,但供應收縮程度要顯著弱於海外。消費端,內外亦差別很大,海外宏觀經濟仍在以較快速度擴張,LME鋅持續去庫,歐洲地區庫存處於歷史最低點,北美地區鋅庫存亦偏低。而國內消費則較爲疲軟,疊加疫情的影響,制造業PMI落到榮枯線下,國內上期所鋅庫存和社會庫存位置都偏高,有不小的累庫壓力。
策略:總的來說,鋅基本面還是外強內弱的格局。就滬鋅而言,當前可謂“負重前行”,一方面,俄烏危機,歐洲精鋅供應持續偏緊,且有很大的進一步萎縮的可能,LME鋅強勢上漲,滬鋅跟隨。另一方面,國內消費持續疲軟,前期預期的消費回暖遲遲未至,庫存已累積至偏高的位置。當前行情定價以前者爲主,滬鋅已迫近27000的高位。後市,我們認爲,俄烏危機反復難解,或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給予高鋅價支撐,但國內供給情況好於海外,疊加下遊消費疲軟,穩增長從政策傳導至實物尚需時間,國內累庫壓力不小,因此,綜合而言,四月滬鋅繼續上行有拖累之處,漲幅或有限,不建議在迫近27000的高價位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