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邏輯回顧
自從去年 10 月份商品共振大幅回落以來,滬鋅指數從 11 月份開始反彈,從最低點22280 元/噸漲至 3 月 8 日最高點 28475 元/噸,上漲 6195 元/噸或 27.8%;LME 鋅價從最低點 3114.0 美元/噸漲至最高 4896.0 美元/噸,上漲 1782 美元/噸或 57.22%;外盤更加強勢一些,整個一季度呈現出單邊上行的趨勢,但是震蕩幅度較大,區間內大起大落。
去年下半年至今的主要邏輯驅動不在礦端,更多的在精煉端,歐洲能源危機導致高能源價格、高電費,成本驅動歐洲地區精煉鋅維持減產檢修的局面。海外由於能源緊張,天然氣、新能源等出力不暢,自從去年 10 月份開始,電費價格一路上行,鋅電費成本大約 37%;由於歐洲地區精煉鋅產量佔全球的 16%,集中減產對供應產生較大的衝擊;內外價差導致進口鋅錠較少,進口礦石供應結構性緊張。需求方面:一季度需求表現一般,先後受到環保、疫情、高價的影響,表現乏力。
二、 後市展望
總結下來,二季度的邏輯仍然是礦石過剩,精煉鋅緊張,成本驅動爲主,核心變量是歐洲的能源價格,所以預計二季度會維持成本定價的邏輯,整體看二季度前期會維持高位震蕩的格局,後期走弱,需要關注需求能否有效恢復以及能源成本是否崩塌等變量因素;需求方面定位中性的判斷,因爲地產數據短期內仍然較差,房企暴雷連續發生,但是中央放水保經濟的意圖很強,地方債務的發放也較爲積極,力保 5.5%的增速的情況下,大基建的預期會支撐需求端的穩定, 綜合考量,需求預計會是弱增長的局面。
目前能源消費進入淡季,歐洲天然氣庫存開始累積,那麼俄羅斯的能源的牌的影響就開始弱化,戰事也很難長時間的持續,畢竟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有限,很難支撐長時間的戰事,所以預計在二季度有望出現拐點,所以核心還是要看俄羅斯在烏克蘭剝離地盤的目的是否能夠落實的預期是影響價格的核心因素。
但是目前的價格維持在高位,極大地透支了未來需求的樂觀,所以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較小,做多的安全邊際極差,所以更多的需要關注能源支撐崩塌後當前弱現實的邏輯安全邊際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