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俄烏局勢方面,雙方進一步緩和跡象明顯,3月18日,俄烏談判俄方代表團團長表示,烏克蘭的中立地位和不加入北約是雙方談判的核心議題,雙方在此議題上的立場已最大限度的接近,他認爲雙方談判正處於“中途半路”的狀態。3月17日,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爲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加息程度符合預期。國務院金融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強調政府各部門應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宏觀情緒得到明顯提振,穩增長信心短期內得到加強。
基本面:根據SMM,國產礦、進口礦周度加工費最新分別報3750元/噸、165美元/噸,環比上周持平,近期進口礦加工費回升明顯,進口礦是國產礦的重要替代品,後續若進口礦加工費仍能連續回升或帶動國產礦加工費亦向上,可改善冶煉廠利潤,有利於增加精鋅供應。當前全球精鋅供應仍然偏緊,海外方面,Nyrstar公司重啓了其在法國的奧比鋅冶煉廠,但由於高電價,冶煉廠仍不能滿負荷運行。俄烏局勢有所緩和,歐洲天然氣和電價大幅回落,但絕對值仍在高位,仍對當地精鋅供應形成限制。國內方面,國產礦加工費遲遲不能回升,拖累煉廠利潤,進而對國內精鋅供應放量亦有所限制。海外消費端延續景氣趨勢,LME持續去庫。國內下遊消費疲軟,庫存累積超預期,不過穩增長預期下,後續消費或可有所改觀。當前基本面整體上看,可以概括爲,供應內外皆弱,需求外強內弱。
策略:俄烏局勢一定程度上有所緩和,兩市鋅價在經歷過前期的大起大落後,本周偏震蕩運行,滬鋅大概穩定在25200-25500之間。後市從基本面上來看,是多空交織的。核心利多的因素在於,未來可能出臺的各種穩增長政策,及政策落地後帶來的鋅消費增量,此外,歐洲電價仍在高位,對歐洲煉廠精鋅生產仍有限制。核心利空因素在於隨着天氣轉暖,能源需求季節性走弱及俄烏危機走向緩和,國內外冶煉廠供應上的邊際恢復,此外,還有國內現實偏弱的需求及高累的庫存。綜合來看,我們認爲,供應限制未來在邊際上應該是會趨於緩解的,而需求端從政策出臺到落地尚需時間,且能夠實際帶來的消費增量未必會有很大的能量。因此,在操作上,還是維持原來的觀點,滬鋅中期偏空對待。而短期內,或走出震蕩偏弱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