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宗商品迎來一波漲勢,有色金屬中銅和鋁表現的非常突出,但發現鋅價雖然重心持續擡升,但“步履艱難”,和鋁這樣相對“凌厲”的走勢形成對比。那麼,爲何鋅會處於如此尷尬的局面?
從大周期大邏輯看,過去十幾年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勢是非常一致的,說明它整個有色金屬價格波動有一個共性在,這個共性來自於共同的宏觀經濟環境。有共性,自然也有“個性”,“個性”便是源於品種本身供需層面的差異。
我們看一下鋅的基本面情況。礦供應,國內鋅礦對外依賴度較高,一季度進口礦不如預期,但進入五六月份後,陸續有進口礦長單到貨以補充冶煉廠的原料庫存,疊加國內在4月份以後礦山基本上完成復工復產,國內鋅礦產量同樣提升,因此市場也預期二季度鋅礦緊缺的局面較一季度會有明顯的改善。從冶煉廠的角度看,目前國內煉廠基本不存在什麼冶煉瓶頸,除了常規檢修外,在原料不缺的情況下,生產積極性是很高的,這也意味着未來精鋅的供應壓力將逐步上升。當然,精鋅本身供需結構是處於一個過剩加劇的格局內,這對鋅價的上漲形成了壓制。從海外LME庫存也能驗證這一點,大的庫存周期看,LME 庫存的絕對值目前處於歷史低位,但趨勢上已經進入累庫周期。那麼說回剛才的銅和鋁,從供需平衡看,銅和鋁本身處於一個未來供應缺口加劇的結構內,這也是銅鋁的走勢強於鋅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提到供給,我們也會很關心一個指標——加工費。加工費是鋅礦企支付給冶煉廠的費用,加工費的上漲,意味着在價格談判中冶煉廠佔據了話語權,也暗含了鋅礦產量將出現回升的信號。目前鋅礦加工費是絕對低位,確實前期由於疫情反復海外礦山恢復情況並不理想,導致加工費一直在下降通道中,但5月加工費已有小幅擡升,加上後續礦供應的增加,預計加工費拐點將近。若後續鋅價出現明顯的跌幅,則大概率也伴隨着加工費的加速上漲。
至於需求端,隨着國內外經濟的持續復蘇仍將改善,但沒有明顯的亮點,不像鋁,輕量化的趨勢下汽車用鋁和光伏用鋁都是新的產業趨勢。但鋅,似乎沒有那麼多需求的故事可講。
當然,在宏觀政策相對寬鬆的背景下鋅不具備大跌的基礎,但同時遠期供應壓力的存在顯然壓制了鋅價的上漲,這便是鋅價在有色金屬中走勢相對“艱難”的原因。
作者:南華期貨諮詢服務部
薛娜Z0011417
壽佳露F304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