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宏觀上,特朗普籤署通過總額 2.3 萬億的經濟刺激法案、中歐投資談判協定如期完成,貿易環境有改善預期。中國12月PMI 51.9,連續10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繼續穩步恢復。
供給:2020年11月進口鋅精礦共爲21.64萬噸(實物噸),環比10月減少了8.69萬噸(實物噸),同比2019年11月減少13.76萬噸(實物噸);進口鋅精礦加工費環比下跌至80美元/幹噸附近,全球鋅礦仍偏緊張,然國內煉廠產量仍處於同期高位,供不應求下,煉廠對於進口鋅礦需求量仍然較大。
需求:受環保限產、停產以及集裝箱緊張對於出口的阻礙,輪胎開工率回落幅度較大,對於氧化鋅企業訂單產生一定衝擊;廣東地區壓鑄鋅合金訂單仍相對較好,價格下跌刺激終端補貨需求,庫存繼續下降。
庫存:截至12月31日,SMM七地鋅錠庫存總量爲14.15萬噸,較上周下降1500噸;截至12月31日,上期所鋅錠庫存較上周減4273噸至28581噸,LME鋅庫存爲202225噸;截至12月31日,上海保稅區鋅錠庫存5.35萬噸,較上周增加1500噸。
觀點:基本面來看,年末鋅礦緊缺態勢持續,加工費環比下降150元/金屬噸至4000元/金屬噸,其中南方地區原料緊缺程度更爲顯著,部分地區加工費已跌破4000元/金屬噸關口;然礦緊缺未進一步傳導至冶煉端,大部分煉廠產量仍處於同期高位,供不應求下,煉廠對於進口鋅礦需求量較大。消費端,受天然氣漲價影響,鍍鋅企業產能利用率下滑,尤其華北市場消費進一步走弱,但華東華南地區消費則保持較好韌性。整體看,市場預期1月以後下遊消費將進一步走弱,但目前全國社庫仍維持去庫至同期低位,疊加鋅礦加工費持續下降,依託礦緊缺邏輯市場做多情緒不變,但短期內在消費淡季預期下鋅價繼續向上突破的基本面動力不足,有回調需求,但空間有限,其次也要關注宏觀層面對價格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