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中長期鋅精礦對應鋅消費的過剩,需要通過價格下跌(鋅價下跌或礦價下跌)來壓縮鋅礦供應量,使之於鋅消費相匹配。
短期矛盾:國內疫情緩解後消費回歸現實與預期之差。
我們的觀點:原油價格繼續下跌,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壓力。從供應上來看,由於疫情和低價的影響,導致礦山暫停運營的從而削減的鋅礦量級28.3萬噸,多屬於高成本礦山。礦端減產有利於短期向供需平衡點靠攏,雖然鋅礦仍處於過剩局面,但2020年礦過剩量已經縮短到至17萬噸,精煉鋅的過剩量級更大達到了50萬噸。意味着TC加工費還要繼續向下,來擠壓過剩的冶煉產能,本周國產和進口礦的TC費用也在如預期的下調分別繼續下調200元和20美元,這一邏輯也還在兌現,二季度將會有更多的冶煉產開始減產。而下遊方面,國內外市場還在繼續分化,從庫存表現來看分別是在去庫和累庫。國內連續5周去庫至23.95萬噸,LME則繼續小幅累庫至9.83萬噸,這一趨勢近期內還將繼續保持,在內外分化的背景下,高比價或將延續。鋅價近期偏強的狀態主要來自於供應的支撐,祕魯等南美重要礦山生產、物流Q2影響嚴重,對二季度冶煉影響最大。而國內的需求在疫情後有所回歸,基建類內需訂單表現不錯,合金出口惡化有所顯現。近期的鋅價也充分反映了部分預期,但中長期依然面對過剩的壓力,預計年內鋅價需要跌至1700-1800美元/噸才能擠出過剩供應,當前價格階段性回升後更適合空頭頭寸;
投資策略:逢高可擇機拋空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國內累庫確認結束